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交通运输部门的大力支持年,全局上下万众一心,攻坚克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衡南“四区一花园”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一、总结2020年
(一)完成了任务。一是年度投资计划完成情况。全年共完成交通投资3.86621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53%;完成脱贫攻坚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221.956公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68.718公里,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110%、112%;二是项目开工及前期工作。瓦子塘至岐山公路扫尾工作已全部结束,云集至万家山公路二标段除部队路段100米外已全部完成;配合耒阳市交通运输局做好永济至江口渡改桥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了谭子山镇“一门四忠烈”归园建设道路项目、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运输专用道路、合家桥、甲山桥等6座危桥的施工图评审工作。三是征地拆迁及施工环境。稳步推进衡永高速公路衡南段协调工作,完成红线放样、边沟开挖、实物量调查等工作。
(二)理顺了改革。一是主动理顺交通与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关系。根据省、市、县改革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优化审批服务,县交通运输局与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形成了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运作协调的工作关系。二是按时完成各项改革任务。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做好了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县水运事务中心、县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县城市客运服务中心、县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站的转隶工作。三是调整优化二级单位组建。按照三定方案要求,做好了“一队一站三中心”下属单位职能调整相关工作。四是择优选拔中层干部。选拔任命了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良、年富力强、敢于担当的同志担任了局机关中层干部;根据“人岗匹配”的原则,完成了二级机构班子及重要岗位的定岗定责工作。
(三)规范了管理。一是四项整治成果显著。“非法码头渡口”整治工作,南山砂场、金铠建材等砂场上砂设备已拆除,涉河场地已全部覆土复绿。普铁沿线安全环境整治工作,累计投入资金约489.96万元,拆除违建建筑1244.5㎡、硬质漂浮物7850㎡、轻质漂浮物1015㎡,加固硬质漂浮物41740㎡、轻质漂浮物2500㎡。“黑服务区”宰客乱象整治工作,对外省长途接驳点冠市高速出口原湖北饭店存在的有关问题,督促整改到位,撤销了与荆门万里公司的接驳合同。交通问题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工作,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道路交通秩序,完成了省市下达的顽瘴痼疾整治任务清单。二是治超工作全覆盖。开展全系统执法大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作为优化交通运输监管的重要抓手,辖区内“两客一危”车辆数据接入车辆超限超载监控平台实时监管。加强与乡镇、公安交警等单位联动联治,依法打击阻扰执法、暴力抗法等行为,加强对源头企业的监管。一年来,共依法查扣超限超载车辆295台,卸载货物4000余吨。三是城市客运稳中有进。全面检查和维护共公交站亭48座、公交站牌60余块;7月底完成县城2路公交线路授予和车辆更新工作;积极推进公交监智能控视频及一键报警系统,全年共查处南岳机场非法营运“黑车”32辆、违规经营出租汽车35余台次,维护了南岳机场客运秩序。
(四)创新了发展。一是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顺利完成国道、省道共11个项目的普通国省道国土空间规划控制工作;完成A级旅游景点及湖南省乡村旅游景点42个、旅游集散公路6条、空港物流园1个、客运枢纽1个、城市客运公交首末站3个、停保站1个、城乡公交首末站50个、乡镇运输服务站15个、渡口码头改造2个、连接园农林牧渔特色产业区道路97条166.5公里等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并上报省市纳入“十四五”交通项目规划库。二是深入推进“积案化解”。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的信访遗留问题处理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时限、局领导包案的“三定一包”责任制。共处理省信访局转办陈林诉求信访案、拖了10余年的云集车站结算和办公大楼建设审计等遗留问题、同盛运输公司与工联客运公司线路牌上访案、同盛运输公司与市公交公司原10路车营运纠纷等信访问题,云集检测站资产处理和干部职工集资等遗留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三是守好疫情防控“安全线”。一手抓疫情防控。严格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各项部署要求,取消春节休假全员返岗坚守交通防疫,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到码头、站场和交通卡口以及南岳机场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手抓复工复产。协助企业解决员工返程难、用工荒、防控物资等问题,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适当延长运输车辆年审周期,简化证件发放程序;优化业务审批方式,采取“不见面审批”模式办理审批事项,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四)守住了底线。一是抓好水上交通安全。严格执行 “六不发航”等制度,深入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大巡查大检查大整治、非法码头渡口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检查各类船舶685余次,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15份,清理“僵尸船”11艘。二是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加强“两客一危”车辆动态监控,深入开展道路运输“隐患清零”等行动,共打击非法经营行为680余起,暂扣车辆289台。同时,加强了对客运车辆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监督力度。三是抓好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对288个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进行了监督和路面检测验收,覆盖率达100%;对今年开工的5座危桥、102.064公里安保工程进行受监和巡查监督,对已完工的31座危桥进行交(竣)工外业验收。全年共开展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100余次,排查隐患14处,下达整改通知7份,停工通知书1份。
(五)收获了荣誉。一年来,我局党建、意识形态、脱贫攻坚、政务公开、办公室、文明创建、工会、计划生育、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都按上级要求全面完成了目标管理任务,全县交通运输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了优异成绩。我局水上领域“隐患清零”在全省排名第三,交通运输综合信息在全省排名第七,年度投资完成情况、重点项目建设、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普铁整治等工作均进入全省前十,成功创建为湖南省2020年文明单位,交通运输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考核评比在全市排名第一,党建、综治维稳、禁毒等多项工作都进入县先进行列。
二、展望2021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积极推进“一体两翼”建设,2021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完成真抓实干督查激励目标任务。我们将紧紧围绕2021年交通运输真抓实干督查激励目标任务,吸取教训、补齐短板、奋勇争先,全面完成省、市、县年度目标任务。统筹安排交通和公路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将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地方投资落实情况、促进社会资本进入交通建设领域措施情况等9大任务分解到具体单位和股室到人,真正实现2021年衡南交通运输工作进入省政府真抓实干奖励名单。
(二)全力以赴推进交通运输项目建设。根据年度农村公路建设计划目标任务,按照要求抓好计划实施、参与工程检查验收、筹集建设配套资金、督促调度工程建设进度、优化施工环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启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制定“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活动工作方案,统筹安排和调度国省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确保“四好农村路”建设资金保障。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公路建设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管理体制,养护工作机制更加有效灵活,成功创建为全省“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力争2021年全省“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创建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我县召开。大力实施全县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按照“一县一公司”的原则,择优选取有实力的道路运输企业经营,争取国省补助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科学制定补贴方案,合理调配运力资源,充分满足边远地区群众出行需求,成功创建为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力争2021年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我县召开。
(三)再接再厉开展交通顽瘴痼疾整治。按照上级要求,顽瘴痼疾整治行动延长到2021年年底,我局将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道路交通秩序,严厉打击容易引发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力争不发生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和“平安衡南”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四)多措并举抓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一是确保道路运输安全和畅通。落实省市开展道路运输市场“打非治违”等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优化和开通农村客运班线。二是确保水上交通安全。严厉整治运砂船超载、航道乱采滥挖等行为,严格执行签单发航制度和“六不发航”规定,确保水上交通安全。三是确保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工程质量”年活动,加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管,坚决杜绝出现重大安全和质量事故。四是全面推进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各级主管部门的部署,我局将在交通运输行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按要求分步推进,力求取得实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