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县政府工作部门 > 县农业农村局 > 规划总结

衡南县农业农村局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思路

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思路

衡南县农业农村局

(2021年12月)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落实湖南"三高四新"战略、衡阳"三强一化"建设,加快推动衡南"四区一花园"建设"三农"工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1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以更高站位稳固农业生产。一是抓好粮食生产"两稳两提"。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将"衡南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升格为"衡南县委粮食生产领导小组",贯彻"党政同责",粮食生产特别是早稻生产及遏制耕地抛荒呈现近十年来的最好形势。2021年全县粮食生产面积136.36万亩(其中早稻45万亩、中稻(一季稻)26.37万亩、晚稻50.06万亩、旱粮14.93万亩),粮食总产量达63.49万吨,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目标任务(目标任务为133万亩,粮食总产量60.95万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动真碰硬开展耕地抛荒整治工作,加大耕地抛荒治理投入力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有效整治撂荒耕地13646.56亩。重点打造"五线五片一基地"并以双河口村稻田彩绘形式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二是抓好畜牧产业提档升级。3个省级"一级扩繁场"、17个县级"商品仔畜繁育场"扩建扩产,引进种猪超过2万头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全县生猪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全县新(改、扩)建产能10000头以上养殖场12个,在建5个,申报创建国家级示范场1个,省级示范场1个,市级示范场11个。截止11月底,生猪存栏生猪88.89万头,其中能繁母猪8.52万头,出栏生猪116.8万头,预计将超额完成省市任务。出栏家禽1478万羽,较上年同比增加12.5%;牛出栏2.38万头,同比增加16.6%;羊出栏8.96万头,同比增加2.2%。蛋品总量42500吨、蜂蜜128吨,分别同比增加5.4%和8.4%畜牧养殖工作全市排名前列。三是抓好渔业水产提质增效。全县共清理水域滩涂养殖证131个,新增水域滩涂养殖证2个;精养池塘改造460亩。全县共有池塘养殖面积148500亩,水库生态养殖21111亩,稻鱼综合种养面积17630亩,水产品总产量突破4.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9.9亿元。四是抓好蔬菜经作产业提标扩面。我县依托全省打造"湘江源"蔬菜公用品牌契机,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湖南靖民公司获得湖南省第三批"湘江源"蔬菜公用品牌授权使用企业。全县蔬菜播种总面积达10.06万亩,较去年增幅3.28%,总产量达24.09万吨,总产值达9.6亿元。全县经济作物总面积32.61万亩,总产量12.65万吨,总产值3.92亿元。

(二)以更实举措夯实农业基础。一是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藏粮于地"。我县坚持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抓手。严格执行"包项目建设、包进度质量、包档案管理、包验收过关"的"四包"责任制,工程监管实行"四级"质量监管机制,积极推行"监理公司、业主单位及镇村干部、农民代表"为主的"四级"质量监管机制,2020年高标准农田6.07万亩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按照"连点成线、整片推进"的工作思路,以灌区和流域为依托统筹规划,以乡村振兴片、红色旅游片、高效节水片、高产建设片、提质改造片"五大片"为重点,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面积11.58万亩涉及16个乡镇(街道)72个行政村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二是积极提升农机综合水平,"藏粮于机"。全县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60万元,推广新机具526台套,受益农户226户。成功申报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家,省级现代示范社1家,省级现代社2家。全县共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2.942万台套,农机总动力100.6286万千瓦;全县水稻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为80.27%,油菜机械化综合水平由去年的58%提高到60.1%。三是大力实施科技兴农,"藏粮于技"。37名农业科技人员对接3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科技创新、结对指导,建设6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主推技术9项,全县主导品种入户率达98%,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7%以上。袁隆平院士团队第三代杂交水稻衡南示范基地,双季稻亩产达1603.9公斤,再次刷新杂交水稻双季稻种植的亩产记录,"衡南经验"全国推介。

(三)以更强保障培育乡村产业。一是以"清泉农夫"公用品牌提质升档为契机,推进品牌强农。在省市各类媒体上开展"清泉农夫"农产品公用品牌宣传,全力建设东洲岛"一县一特衡南馆"和"清泉农夫优质农产品体验馆",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参加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等各类展会,首批授权大三湘茶油等10个产品"清泉农夫"品牌使用权,设计统一包装"握指成拳",让"清泉农夫"真正落地,打造响亮"衡南名片"。"清泉农夫"区域公用品牌纳入湖南省片区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名录,"余岭玫瑰"纳入湖南省"一县一特"特色农产品品牌名录。2021年,我县14万亩水稻基地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水稻)基地,新增绿色认证农特产品6个,截止目前,我县"三品一标"达26家51个产品。二是以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基础,推进特色强农。全县已建成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30万亩、双低油菜基地50万亩、优质蔬菜瓜果基地25万亩、特色经济林基地20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8万亩。2021年,成功创建衡南县湘美湘黄鸡特色产业园、衡南县广林生猪特色产业园2个省级特色产业园,5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同时依托我县特色产业优势建设中药材、土枇杷等4个产业集群,发展创建20个县级特色产业园。三是以经营主体融合为载体,推进产业融合强农。全县今年新增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1家(正大饲料衡阳公司)、新增年销售收入2亿元的企业1家(金林面业)、新增1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千福门业、韶峰喷雾器、犇犇豆腐)。三塘镇成功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云集、栗江中药材基地被认定为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功申报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创建核心区面积1.2万亩、示范区面积1.6万亩,示范辐射带动云集、向阳桥、松江3个乡镇(街道)。宝盖镇幸福村(茶叶)、茶市镇莲花村(水果)、洪山镇墨江村(湘黄鸡)、谭子山镇杨湖村(酥脆枣)、云集街道普贤村(中药材)等5个村成功申报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在全县5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保鲜冷链设施145个,新增农产品仓储保鲜能力0.6万吨。净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培育数量居全市第1。衡阳美怡佳食品有限公司、衡南麒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两家省级龙头企业成功申报2021年百企培育项目。望日山庄、莲湖湾、农夫田园3家休闲农庄申报省三星级休闲农庄;开心农场由省五星级农庄成功晋升国三星级农庄。据统计,全县共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64家,年接待游客143万人次,营业收入达1.6亿元,解决劳动力就业430人,带动就业人数达到2000余人。四是以新技术推广为依托,推进科技强农。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我县向阳桥街道清竹村开展第三代杂交水稻"三优一号"双季稻试验示范,亩产达1603.9公斤,再次刷新杂交水稻双季稻种植的世界纪录。我县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与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科学院、衡阳市农业科学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申报专利技术等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越来越大。五是以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为平台,推进人才强农。我县今年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200人,农机作业操作手100人,新农商带头人100人;还开展玫瑰葡萄栽培、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柑桔栽培、油茶栽培、水产养殖、重金属污染及治理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共计2213人,通过培育技能农村人才队伍,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六是以扩大农产品出口为动力,推进开放强农。据不完全统计,我县2021年度农产品出口额在150万美元以上,年出口额达10万美元以上的农业企业已超过15家。积极组织县内农业企业参与第二届对非出口产品消费节活动、中国湘菜美食节等活动。大力鼓励农业龙头企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积极开展有机及国际认证。

(四)以更新理念践行生态文明。一是完善体系常态化推进禁捕工作。我县"一江三水"162公里的禁捕水域,设置4名县级网格长、16名乡镇网格长、78名村级网格长,以最强力量组建网格化体系。在全县"一江三水"重点水域沿岸开展智慧渔政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真正让十年禁渔开启常态化管理模式。二是"五新同步"推进农药减量控害。2021年全县农药使用量654.5吨,较上年减少3.04%,超额完成省市考核指标(较上年减少1%)。在三塘、硫市、车江、相市、宝盖建设5个田间病虫害监测点,全年新增植保无人机10台,全县绿色新农药应用比例在90%以上,创办31个绿色防控示范区,全年共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49.5万亩,覆盖率达40.62%;创建2个专业化统防统治标准化区域服务站,完成61.15万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全县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0.00%。三是"六措并举"推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021年我县农用化肥使用量45437吨(纯量),较2020年减少720吨,实现了化肥减量1%的目标任务。全县集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02.16万亩,覆盖率90%以上;推广绿肥种植16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5万吨,施用面积12万亩;推广堆肥等其他农家肥3.8万吨,施用面积3.81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0.5万亩;推广机械深施肥面积42653亩,肥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推广秸秆还田面积114万亩,还田总量90万吨,还田率达到81.2%以上,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四是综合施策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全县已完成25.57万亩中轻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2.16万亩以上重度污染耕地严格管控工作,实现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目标。通过全面检测,集中示范区项目区治理成效非常显著;全县288个耕地点位稻谷进行抽样监测,合格率达91%以上,全县水稻污染物含量明显降低。严格管控区全面退出水稻种植,涌现出松江镇改种湘莲2000余亩,相市乡改种红薯1000余亩的好典型。

(五)以更优环境筑牢监管服务。一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今年来,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申请登记国家追溯管理平台27家,湖南省农产品"身份证"管理平台5家。82家进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37家进入湖南省农产品"身份证"管理体系建设,37家规模生产主体已全部纳入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并按照"一品一码"实行赋码标识。推动种植、养殖检测"合二为一",整合资源建立高标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室,工作委托定量检测完成稻谷392个、玉米23个;种植业检测样品5101批次,合格率99.19%,畜禽水产等养殖业检测样品370批次,合格率100%;配合省市监督抽测485批次,合格率100%。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零事故"。二是严格农业农村综合执法。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对全县363家农资经营单位开展拉网式巡回检查,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9起;开展禁捕巡河执法,水上巡查里程共计11000余公里,查处非法捕捞行为7起,行政处罚6人,纠正违法垂钓253余次;全年共开展各类行政执法检查994次,检查管理对象518个,立案查处行政违法案件34件,办结行政案件32件,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运行夯实良好基础。三是狠抓农业安全生产。集中开展农业行业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28次,开展"安全生产月"及"农产品食品安全"宣传,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百日大会战"安全整治行动,已全部完成安全生产安全整治三年行动所有的问题清单梳理。全年共开展安全隐患排查238次。全年农业安全生产"零事故"。四是持续优化综合审批服务。我局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推动349项事项办理入驻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全年共受理办结业务663宗、接待业务咨询1000余人,兑现"一件事一次办",推进服务事项一站办理。

(六)以更强力量提升人居环境。一是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县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9.89万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61.18万吨,清理淤泥6.42万吨、清理河塘沟渠5000余米、整治乱贴乱画512处、整治私搭乱建6处;清除建筑垃圾80吨、水域漂浮垃圾20余车;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1.5吨。随着村庄清洁行动的推进,全县10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覆盖率达到95%以上;11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已全部完成;23个乡镇(街道)的442个行政村(涉农社区)建立垃圾收转运处理体系,完善保洁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全力推进农村改厕。对全县2013年以来改厕问题,开展全面摸排整改,实行销号管理,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在做好历年来改厕问题摸排整改,清理"欠账"的同时,按照新标准积极推进2021年改厕工作,今年省里安排我县户厕任务17580个,公厕15座,截止目前,共完成户厕14988个,占比85.3%,公厕15座100%全部完成。按照省民生实事考核户厕一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我县已经超额完成35.3%。三是大力开展示范镇村创建。我县全面推进"六园"幸福屋场建设,"四位一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泉溪镇喇叭堰村创建特色精品村,创建三塘镇大广村、宝盖镇宝盖村、栗江镇长坪村、花桥镇麦元村4个省级美丽乡村,创建三塘镇、岐山镇、柞市镇、近尾洲镇4个市级文明乡镇,向阳桥街道新联村等5个市级文明村,向阳桥街道新联村等13个市级美丽乡村。宝盖镇申报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双河口村申报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泉溪镇喇叭堰村申报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七)以更活机制深化农村改革。一是引导新型主体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农民合作社已发展到2036家,其中联合社5家,国家示范社6家,省级示范社23家,市级示范社35家,县级示范社122家;全县共发展家庭农场820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7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47家。二是推动土地流转规模持续扩大。全县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全面完成,土地流转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全县流转土地112.46万亩,涉及农户12.86万户。2021年,发放农民负担补贴监督卡21.5万份,发放扶贫资金补贴明白卡(折)2.1万户,纳入财政一卡通发放共计94项,累计发放农户23.83万户,发放金额达4.18亿元。三是规范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全县399个涉村(居)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任务,三资已全部录入"互联网+监督"系统。目前,我县所有涉村(居)已全部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包括12家股份经济合作社,387家经济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达922958人。今年已消除所有集体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不断提升。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要素保障不够充分。县财政资金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保障力度停滞不前甚至大幅萎缩,这与很多要求县级本级投入的工作考核,与要求县级配套资金的项目实施之间有较深的矛盾。

(二)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24年来没有招聘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员,无论是农业、农技、畜牧水产、农经都已出现严重的"青黄不接、技术断层"现象。农村专业人才、管理人才严重短缺,没有出台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本地化鼓励政策。

(三)乡村产业发展基础不够稳固。农业设施用地成为制约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要素瓶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能力弱,融资难融资贵现象未能得到有效突破;规模经营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矛盾比较突出;农业政策性保险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有待提升,村级集体经济还较薄弱。县级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园项目、县级A类屠宰中心建设成为"卡脖子"问题。

三、2022年工作打算

(一)聚焦农业生产稳基础。继续强化粮食安全党政责任制,狠抓耕地抛荒清零,继续抓好粮食生产重点示范片、示范基地建设和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全力提高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加大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持续加强高档优质稻推广。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优质湘猪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清泉农夫"公用品牌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做好防范应急预案,落实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全力保障农业生产。

(二)聚焦乡村产业补短板。围绕"一县一特双总部"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建设,补齐我县农产品加工短板,延伸产业链条。做响"清泉农夫"区域品牌,大力推进"六大强农"行动,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聚焦乡村建设抓示范。从县情实际出发,统筹推进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建设行动。开展农业生产绿色发展示范创建,以农用有机肥、秸秆综合利用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开展畜禽粪污和厕所粪污的资源化利用。补齐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短板,全面推行乡村治理标准化,以幸福屋场"六园"建设为抓手,结合"百村整治、十村示范""点、线、片、面"四位一体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

(四)聚焦共同富裕增活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培训,积极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发展特色产业,盘活资金资源,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五)聚焦全面振兴强衔接。实施"屋场恳谈+",把人民作为"本"和"源",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发展亟待解决的难点,锚定民生幸福,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狠抓利益联结,促进产业发展与扶贫对接深度融合,创新产业扶贫体制机制,全面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以产业带动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