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县政府工作部门 > 县商务局 > 规划总结

衡南县商务和粮食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衡南县商务和粮食局2018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衡南县商务和粮食局

20187月)

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商务和粮食工作总体平稳,各项指标增速基本稳定,符合预期。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招商引资。共审批外资项目15个,到位外资7435.4万美元,占市下达年度任务14640万美元的50.8%,同比增长13%;引进内资项目15个,实际到位资金13.5亿元,占市下达年度任务22亿元的61.4%,同比增长12.8%;完成新开工项目5个;开展专题招商活动4次,引进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4个,即:保盈制衣、仙人桥风电、优力环保、医友科技等项目,投资额达13.3亿元。

2.外贸外经。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370万美元,占市下达年度任务2561.15万美元的51%;完成对外劳务营业额654万美元,占市下达年度任务1285万美元的50.9%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6亿元,占市下达年度任务122.99亿元的50.1%,同比增长10.9%

4.电子商务。完成农村淘宝小店升级改造15家,新增淘宝店5家,建成电商扶贫小店18家,实现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额1.42亿元。

5.重点项目。梦东方.中南国际旅游度假区:一期征地基本完成;局部工程进展有序,飞碟射击场已完成综合楼、枪弹库主体结构及四个靶道底板混泥土浇筑,即将启动装修工程;展示中心正在加紧进行内外装修及周边园林景观打造,计划7月份对外开放;梦里故湘正在清表,探险乐园进入地勘阶段。汇景雁湖小镇: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科尔马小镇一期建设的50栋住宅及欧洲风情商业街主体已完工,相配套的道路、管网、构筑物、园林建设等已基本完成;科尔马小镇二期已完成桩基工程,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项目展示中心已对外开放;琼瑶花海及婚纱摄影基地已完成场地平整、建构筑物施工、园林建设等工作,已对外开放。希尔顿酒店:已完成场地清表及部分场地平整工作。

6.县级储备粮。建立县级储备粮原粮8000吨,成品粮1200吨。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丰富载体,招商引资量质齐升。一是打造招商引资政策洼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拓宽引资渠道,扩大引资规模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5月,县委、县政府又出台了《衡南县促进招商引资工作若干措施(试行)》,从项目准入、项目优惠、项目服务及项目奖励等四个方面,更细化地给予外来投资企业更大的优惠和倾斜支持。二是创新方式招引项目。今年以来,通过采取小分队招商和常态化的“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活动,充分发挥深圳、东莞、广州、西安等异地商会和“港洽周”、“沪洽周”等招商平台的牵线搭桥作用,开展了4次专题招商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成功引进了仙人桥风电场项目,项目由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投资9亿元兴建,装机容量达10万千瓦,目前已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引进总投资9亿元的湖南回雁林养老服务项目,项目拟选址于我县硫市镇硫市村,前期通过我们的倾情服务和对接洽谈,促成了投资方注资6800万元在我县组建实体公司,目前项目即将全面铺开。通过主动出击,产业对接,使得保盈制衣成功落户我县,产品主要出口,预计年底建成后年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以上。三是优化环境服务项目。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有效减少了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时间和成本。

(二)集中力量,全面做实做优商贸服务业。一是深入推进农贸市场建设。今年已建成冠市镇新农贸市场1家,该市场由衡阳凌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目前已投入运营。批示同意新建三塘农贸市场1家,该市场由衡阳市吉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兴建,占地面积近20亩,建筑面积达到6500平方米,目前该市场正在建设中。另外县城新开超市两家,即云集商业步行街大润发超市、江湾明珠中科超市。二是全面推动电子商务发展。今年已完成淘宝店升级改造15家,新增淘宝店5家,开设电商扶贫小店18家,确定了廖田镇桐梓山村、茶市镇僚塘村等10个村为2018年电商扶贫重点村,并在该10个村建立了村级示范电子商务服务站,旨在利用电商平台带动贫困户脱贫。全力孵化培育莲湖湾有限公司、云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益品湘蔬菜基地等一批本土电商企业,帮助这些企业申报湖南省电子商务企业,发挥其带动作用,推动县内农特产品上行。借助淘宝、苏宁、京东及美团等电商平台,引导实体零售业加速电商化,推动传统商贸、餐饮等服务行业融入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协同运营。积极培训电商人才,加快电子商务在全县的推广应用,今年来我县累计培训电商人才300人次。三是努力挖掘新的消费热点。鼓励居民转型消费,开发与培育现代体育、健康养老、健身理疗等相关联的新的消费热点,提升消费档次,推动我县消费品市场的持续增长。

(三)挖潜增效,努力实现外贸出口快速增长。一是抓紧抓好各级扶持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的落实。二是突出抓好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发展。重点扶持邦友化工、得意电子、千姿服饰等外贸企业出口;重点跟踪绿彤茶叶、美怡佳食品等企业,帮助办理商检注册。三是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办厂或设立贸易网点,带动县内产品出口。四是组织和推动外贸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大型展会、博览会和交易会等活动,提升我县出口特色产品知名度,帮助企业顺利出口。五是组织企业参加全市对外贸易培训,学习国家贸易政策与实物操作。

(四)强化粮食库存监管,扎实抓好早稻收购准备工作。一方面,我们开展经常性粮食库存检查,确保储粮质量和数量安全。今年3月份开展了全县春季粮食大检查,5月份开展了夏季粮食大检查,对全县19家粮食企业,158栋储粮仓进行全面检查,查清了粮食数量和归属,查出了存在的问题,落实了整改措施,建立了管理制度和章程,处理了遗留问题和积弊。另一方面,狠抓镉超标粮转化监管,今年初,我县辖区所属企业竞拍到15828吨镉超标粮食,我们按照要求全程监管,廉洁从政,严防死守,确保镉超标粮食没有流入口粮市场。同时,为了做好今年早稻收购,前期我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一是全面研判粮食购销形势,开展粮食产销洽谈,极力销售粮食,化解积压库存。二是积极准备今年收购仓容,查清仓容现状。目前全县共有粮食库存49万吨,通过新建储粮仓和“腾、修、租、销”等方式筹集好收购仓容。三是与中储粮衡阳直属库和市农发行共同协商最低收购价布点,争取在我县不出现“盲区”。四是与县、市农发行协商准备收购资金。五是为粮食收购做好相应的器具准备。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多措并举推动招商引资。积极响应并落实李克强总理在衡阳考察讲话精神,将我县打造成为衡阳乃至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头雁”。一是围绕优势产业开展补链招商。围绕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特色农业、商贸物流等产业,做好建链、补链、强链文章,拉长产业链条,形成规模集群优势。二是强化对外合作开展平台招商。依托港洽周、沪洽周和广州、深圳年会等活动,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一带一路”等重点招商区域,积极推介衡南,加强产业转移项目的承接。三是做好异地、本地商会的联络沟通,继续深入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招商活动,搭建商会招商信息收集、发布、对接平台,促进本地企业与外地实力企业合作,吸引客商入衡。四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切实做到用最好政策招商、用最好环境留商、用最好服务稳商,确保客商投资安心、资产放心、办事顺心。

(二)灵活多样扩大商贸流通。全面摸清商贸流通企业底子,抓好新建企业的培育,引导上限企业入库,力争全年新增限上企业6家。指导企业抓住消费旺季,改进经营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利用节会、展会等积极开展农产品市场、家居建材市场、房产及房产后市场等专题促销活动,不断扩大商品销售。制定产品品牌培育计划,加强衡南品牌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打造“清泉+”系列品牌农产品,鼓励支持企业创建著名商标、驰名商标,认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性标志产品,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多层部署做活农村电商。大力推进电商扶贫,加快鸡笼镇双溪村等10个电商扶贫示范村建设,通过资金、电脑器材、电商培训等方式,帮助解决贫困户农特产品买卖问题。完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依托建成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按照网货展示、创业指导、孵化办公、物流中转等功能,发挥好县城承上启下的节点作用。充分发挥衡南农特产品展示馆的作用,打造衡南农特产品、旅游产品“线上产业园”,将有特色、符合标准的生态农产品集中到一个平台,统一打造和营销推广。集中力量开展网络宣传。依托各大平台、龙头电商企业,在“双十一”“双十二”“年货节”等时间段,深入挖掘县内农特产品资源,通过包装、生产工艺、营销宣传等方面的创新,把好产品变成好网货,集中力量营销。

(四)着力抓好粮食收储流通。一是抓好《意见》落实,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69号)和省政府《关于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意见》(湘政发[2015]12号)要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各项责任。二是加快稻谷“去库存”工作,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储存体系,牢牢守住粮食数量安全、粮食质量安全、种粮农民增收、粮食市场稳定“四条底线”不动摇。三是大力发展粮油深加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做好做强做实米、面、油主业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引导粮油加工转型升级,发展粮油深加工和副产品循环利用,开发稻谷、茶籽油等副产品综合利用深加工项目,引导粮油深加工向医药、精细化工、环保资源领域发展,使深加工和副产品循环利用成为我县粮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供地不足。我县在谈的意向项目较多,如惠州的金泰阳纸业、江苏的远景能源、浙江的日昌升建材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因园区内无法供地,园区外受林地等因素制约难以落地。

2、融资难。落户我县的承接产业转移大部分为中小微企业,由于资金实力较弱、担保手续繁琐、审批程序严格等因素,造成普遍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3、产业配套不全。目前,我县虽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离成熟的产业配套还有不小差距,主要是在机电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方面,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企业生产成本过高,使得像上海的滨捷机电等优质产业转移项目望而止步。

4、市场建设上级没有资金扶持。由于省、市对县区及县区以下农贸市场建设没有资金扶持,县城江东片区云市农贸市场、硫市镇农贸市场均因资金问题难以启动。

5、库存粮食多,仓房设施差。目前,全县库存粮食493617吨,粮食库存超历史,而储存这些粮食的仓库大都是七、八十年代所建,仓房条件差,上漏下潮现象严重,通风降温熏蒸设施不全,储存保管压力大,粮食数量、质量安全隐患多。

五、几点工作建议

1、确保项目供地。鉴于我县在谈的意向项目较多,但因无法供地,特别是云集工业集中区无地可用,导致很多项目难以签约落地,建议上级优先确保重大项目的土地供应。

2、搭建对接平台。建议政府对成长性较好的初创型中小微企业,要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平台,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提升融资能力提供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