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产总值(GDP)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构成,即第、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现根据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GDP)的相关资料,就目前我县产业结构现状作简要阐述。
一、 生产总值(GDP)概况
(一) 产业完成情况
按照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一产业由农林牧渔业组成;第二产业由工业和建筑业组成,其中工业又分为规模以上工业和规模以下工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由七大部分组成,分别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
2014年,我县实现生产总值(GDP)252.4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9.93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3.27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9.23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同期的24.2:49.7:26.1调整为23.7:48.8:27.5。各产业完成情况见(表1)
(表1)2014年生产总值(GDP)完成表
|
||
指标名称
|
完成数(万元)
|
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
|
2524183.06
|
9.1
|
第一产业
|
599263.02
|
4.5
|
农林牧渔业
|
599263.02
|
4.5
|
第二产业
|
1232655.25
|
8.9
|
工业
|
965381.25
|
9.6
|
建筑业
|
267274.00
|
6.4
|
第三产业
|
692264.79
|
13.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93846.33
|
4.3
|
批发和零售业
|
186440.29
|
11
|
批发业
|
89239.62
|
12.3
|
零售业
|
97200.67
|
9.7
|
住宿和餐饮业
|
27616.34
|
9.4
|
住宿业
|
2026.82
|
11.3
|
餐饮业
|
25589.52
|
9.2
|
金融业
|
27807.67
|
13.7
|
房地产业
|
43104.25
|
5.4
|
房地产业(K门类)
|
2869.05
|
12.6
|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
|
40235.20
|
5
|
营利性服务业
|
125310.53
|
28.5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27553.56
|
10
|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
97756.97
|
35.8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88139.38
|
28.5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36957.09
|
29.9
|
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
|
51182.29
|
27.4
|
(二)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GDP)的影响(见表2)
(表2)产业贡献表
|
||||
|
GDP占比%
|
贡献率%
|
拉动GDP增长%
|
|
地区生产总值
|
|
100.0
|
9.1
|
|
第一产业
|
23.7
|
11.7
|
1.1
|
|
农林牧渔业
|
23.7
|
11.7
|
1.1
|
|
第二产业
|
48.8
|
49.2
|
4.5
|
|
工业
|
38.2
|
41.9
|
3.8
|
|
建筑业
|
10.6
|
7.3
|
0.7
|
|
第三产业
|
27.4
|
39.1
|
3.6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7.7
|
3.9
|
0.4
|
|
批发和零售业
|
7.4
|
8.7
|
0.8
|
|
批发业
|
3.5
|
4.7
|
0.4
|
|
零售业
|
3.9
|
4.1
|
0.4
|
|
住宿和餐饮业
|
1.1
|
1.1
|
0.1
|
|
住宿业
|
0.1
|
0.1
|
0.0
|
|
餐饮业
|
1.0
|
1.0
|
0.1
|
|
金融业
|
1.1
|
1.6
|
0.1
|
|
房地产业
|
1.7
|
1.0
|
0.1
|
|
房地产业(K门类)
|
0.1
|
0.1
|
0.0
|
|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
|
1.6
|
0.9
|
0.1
|
|
营利性服务业
|
5.0
|
13.8
|
1.3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1
|
1.4
|
0.1
|
|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
3.9
|
12.4
|
1.1
|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3.5
|
9.1
|
0.8
|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1.5
|
4.0
|
0.4
|
|
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
|
2.0
|
5.1
|
0.5
|
1、一产业发展平稳。一产业的增幅不大,基本保持在3%-5%之间,对GDP的贡献为11.7%,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对GDP的拉动作用有限。
2、二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高达49.2%,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1.9%,增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
3、三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9.1%,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从三产业的内部构成看,三产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主要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营利性服务业中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9%、8.7%、12.4%、9.1%,分别拉动GDP增长0.4、0.8、1.1和0.8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现状
(一)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GDP衡量的是一个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和规模,它的发展是多个经济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2014年我县GDP的增速在全市的排位处于落后状况,其中很关键的因素就是产业结构不优化。
纵向看:自身结构演变过程长。近年来,我县产业结构虽得到改善,但一、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都没有很大的突破。一产占比虽持续下降,从2010年的28.9%下降到2014年的23.7%,但年均下降只有1.04%,二产占比有升有降,维持在45%-50%之间,三产占比有增有减,从2010年的25.5%到2014年的27.5%,年均也只提高0.4%。按照这样的速度来进行结构调整,要完成或达到目前全市的平均水平(一产占比15.2%需要8年才能实现,三产占比38.1%需要26年才能完成),要达到产业结构优化(一产业占比10%以下,且三产业占比高于二产业),更是任重道远。
(表3)三次产业占GDP比重表
|
|||
|
一产占比(%)
|
二产占比(%)
|
三产占比(%)
|
2010年
|
28.9
|
45.6
|
25.5
|
2011年
|
27.1
|
48.3
|
24.6
|
2012年
|
25.3
|
49.7
|
25
|
2013年
|
24.2
|
49.7
|
26.1
|
2014年
|
23.7
|
48.8
|
27.5
|
横向看:与兄弟县(市)差距大。三次产业结构比较表中,我县一产业占比较大,仅低于衡阳县0.3个百分点,低于祁东县1.8个百分点。而三产业占比是最低的一个县,低于衡山县17.8个百分点,低于衡阳县8.6个百分点,这种三产业占比较低的现状,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下,不能有效地发挥对经济前行的推动力。
(表4)2014年兄弟县(市)三次产业结构比
|
||
|
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
|
|
衡南县
|
23.7:48.8:27.5
|
|
衡阳县
|
24:39.9:36.1
|
|
衡山县
|
21.6:33.1:45.3
|
|
衡东县
|
17.6:39.5:42.9
|
|
祁东县
|
25.5:37.6:36.9
|
|
耒阳市
|
16.2:40.7:43.1
|
|
常宁市
|
17.8:43.3:38.9
|
区域看: 产业结构水平低。三次产业占比中,二产业占比与全省、全市基本保持同一水平,一、三产业占比却相距甚远。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一产业占比高出12.1个百分点,三产业占比低14.7个百分点;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一产业占比高8.5个百分点,三产业占比低10.6个百分点。
(表5)2014年全省、全市、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
|
|
|
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
|
湖南省
|
11.6:46.1:42.2
|
衡阳市
|
15.2:46.7:38.1
|
衡南县
|
23.7:48.8:27.5
|
(二)二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缓慢。二产业:从二产业内部结构看,二产业是以工业为主导,而我县工业经济过度依赖采矿业等传统业,高新产业发展不足。一是企业规模小而散,没有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二是产品结构层次低,高附加值产品少。我县工业产品大部分处于大众化,低档次,低附加值,竞争力差的状态,精细化深加工产业发展不快,企业数量只有2个。三是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我县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原始积累相对薄弱,加上后续改造投入不足,大部分设备较为落后,高新技术企业仅20个,战略新兴企业15家,仅占规模工业企业数量的35%,传统产业难以带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三产业:一是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中,占比较大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他们占三产的比重虽高达28%和26.9%,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基本上是以传统的运输为主,现代意义上的物流几乎空白,批发零售企业的规模也偏小,缺乏大型的高档的商贸中心,对三产的贡献不具备凸发力。二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非营利性服务业在三产业中的占比也较高,达到12.7%,又显现我县的服务业带有典型的“吃饭财政”的特征。三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占三产的比重只有3.9%和4.1%.这种不对称的结构所产生的拉动力不具有持续性和扩张性,不利于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三、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矛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认为: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农业和工业之间的“二元转化”即一产比重下降到20%以下,并且二产比重高于三产比重,在工业化后期阶段即一产占比降低至10%左右,且三产占比高于二产。根据这一理论,我县经济发展现状距西蒙·库兹涅茨论的工业化中期阶段还有一定差距,产业结构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第一产业比重较大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下阶段,如不协调好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很难实现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调结构转型,促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结构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由第二产业主导向二、三产业主导转变。第二产业通过内部结构优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第三产业通过层次提升,逐步主导产业结构演变方向,促使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推进“三二一”产业结构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是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经济的必然产业方针,要坚持二三产业共同推进经济发展,在加速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要进一步拓宽第三产业的空间,增大第三产业的容置,使第三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有效的积极作用.
(二)快速促进二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一是要加减法并举,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既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设备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保持动态竞争力,又要积极发展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增长点,在延续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二是齐头迸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改造和升级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房地产等新兴的服务业,创新发展教育、养老、健康等人本型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升级换代;三是要通过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战略性主导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内部的行业发展重点,通过产业政策激励,合量调整第三产业中各行业的增加值份额, 提升行业的比重水平和质量,达到产业结构内部优化的主动变化,使第三产业成为快速带动全县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
(三)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努力做好第三产业统计.三产涉及到经济社会的许多方面,面广量大,现行的核算三产的基础数据中,部分由统计部门提供,但大部分数据来源于各相关部门的业务和财务统计资料,因而,各相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坚决做到数据应统尽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