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达
保护耕地是“国之大者”。近年来,衡南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采取有力措施,连续两年实现耕地保有量净增加,牢牢守住了100.76万亩耕地和92.3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底线。
抓住“三个关键”,打好耕地保护“主动仗”。紧紧抓住田长这个关键少数、恢复耕地这个关键任务、广泛宣传这个关键途径,坚决守住耕地总量不减少这条红线。把田长制作为耕地保护的总抓手,确保每一块耕地都有人看、有人管、有人护。严格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加大耕地恢复力度,建立耕地恢复奖励机制,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讲评、年评价”的考评办法。近两年来,衡南共恢复耕地1.3万余亩。要用好屋场恳谈会制度,持续拓展“屋场恳谈会+田长制”“屋场恳谈会+耕地保护”,切实增强群众耕地保护意识。
坚持“三个导向”,打好耕地保护“攻坚战”。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着力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紧盯“现有耕地不少、新增耕地不假、乱占耕地不让”目标,统筹耕地保护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科学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后备资源、恢复属性地类进行“一张图”管控。聚焦耕地“非粮化”存量问题,落实“林果业上山”“耕地下山”相关政策,加强退化耕地治理,推动土地“腾笼换鸟”。加大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力度,以“动大手术”“啃硬骨头”的精神抓整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探索“流转+整理+种植”果树苗木退出转型新模式,破解特色产业发展困境,增加恢复耕地来源。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良田“粮”用,以恢复优质耕地为主、新开垦耕地为辅,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提地力、提产量、提效益”。
落实“三个到位”,打好耕地保护“持久战”。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格保护耕地,做到责任到位、资金到位、监管到位。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出台“长牙齿”的“衡南十条”,对任务完成滞后、履职不力的乡镇(街道)进行约谈问责。在各级财政过“紧日子”的大环境下,坚持开源节流,想办法进行和加大财政投入,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2022年以来,县财政投入耕地保护资金累计超过1.7亿元,其中恢复耕地专项资金4400万元。运用“遥感监测+实地核查”等技术手段,结合耕地保护“一张图”管控,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纳入“三湘护农”专项行动,促进行政监管执法与法纪监督衔接配合。2023年,各类督查执法存量问题整改率提升到89.1%。(作者系衡南县委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原载于6月26日湖南日报6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