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衡南县统计局
"十三五"时期,衡南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建设"四区一花园"为目标(临空经济发展区、乡村振兴示范区、产业转移先行区、生态环境支撑区,大城衡阳美丽后花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十三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为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预期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一)综合实力大跨越
总量迈上新台阶。2020年,全县县域经济总量(GDP)达到356.01亿元,是2015年的1.5倍,年均增长7.2%。
图1:2016-2020年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速
产业经济基础不断夯实。2020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70.98亿元,是2015年的1.3倍,年均增长3.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5.2%,年均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62.13亿元,是2015年的1.6倍,年均增10.1%。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20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3亿元,是2015年的1.1倍,年均增长2.1%。地方税收收入完成8.05亿元,是2015年的1.3倍,年均增长4.9%。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0.1%,较2015年提高1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3.6个百分点。
产业升级大迈进
产业结构实现重大转变。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年的22.6:44.3:33.1调整为2020年的19.9:34.5:45.6,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12.5个百分点,工业和服务业双轮支撑格局进一步巩固,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重大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效显著。
图2:2016-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
现代农业稳健发展。202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25.68亿元,是2015年的1.2倍,年均增长3.5%。粮食播种面积90.21千公顷,粮食产量61.8万吨,是2015年的1倍,年均增长0.5%。袁隆平院士团队杂交水稻双季稻衡南县基地亩产达3060斤,刷新世界纪录,成功创建"大三湘"国家驰名品牌、"清泉农夫"区域公用品牌,"衡南菜籽油""古城西瓜"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衡南好粮油"推介会走进珠三角。农业龙头企业稳步增加,全县共有58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2家,市级45家,衡南县开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省五星级休闲农庄。全县现有星级以上农庄20家,其中国四星1家、省五星2家,省四星8家、省三星9家。庄园农业、休闲农业、基地农业蓬勃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成效明显。
工业转型升级快速推进。2020年,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5.2%,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2%。全县在稳定发展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2020年,规模工业企业电子信息类营业收入达到8.05亿元,是2015年的2.8倍,年均增长22.7%。
图3:2016-2020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2020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62.13亿元,是2015年的1.7倍,年均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4.09亿元,是2015年的1.3倍,年均增长4.9%,旅游接待人次达到501万人次,是2015年的4倍。旅游收入达到43.22亿元,是2015年的18.9倍。进出口总额3960万美元,是2015年的1.3倍。实现电商交易总额12.23亿元。
发展质量大提升
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38870元,是2015年的1.3倍,年均增长5.8%。
图4:2016-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2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05元,是2015年的1.5倍,年均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51元,是2015年的1.5倍,年均增长8.1%。
(四)社会事业大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2020年,县公办幼儿园、三塘芙蓉学校、特殊学校建设加快推进,县乡网络"校联体"开通运行,"家校共育"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全县完成公办幼儿园学位建设7615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1.5%,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2.4%。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医联体"、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扎实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速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成效明显。2020年,全县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达标率完成目标任务,乡镇卫生院2名以上全科医生覆盖率达到100%。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大力推进旅游产业与科技、体育、金融、商贸、休闲等行业融合,实施项目带动和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新增设洛夫文学艺术馆、少儿图书馆、美术馆3个公共文化场馆,完成社会足球场地14块,面积达24024平方米,2020年,全县人均拥有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到7.41平方米。
(五)发展活力大迸发
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2020年,全县共举办4批次项目集中开工、竣工、签约活动,48个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80.43亿元,其中,特变电工、润泽科技、东方唐韵、南岳机场扩建等4个省重点(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122%和127%。202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4%,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4.0%
图5:2016-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招商引资卓有成效。2020年,全县共引进内资项目134个,是2015年的2.6倍,实际到位资金61.5亿元,是2015年的2.9倍。共审批外资项目60个,是2015年的2.1倍,到位外资18778万美元,是2015年的2.2倍。
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加大。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R&D)经费6.68亿元,是2015年的6.68倍,年均增长46.2%。年末全县有高新技术企业64家,是2015年的4倍。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7.8亿元,是2015年的2.9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1.9%,较2015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2.54个百分点。
(六)城乡面貌大改观
县城品质全面提升。县城夜景工程全面亮灯,沿江风光带绽放新颜,霞客公园及人防疏散基地建成使用,县城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户外广告、渣土运输、餐饮油烟等专项整治有效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经验被住建部推介。2020年,县城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92.3%,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6%,绿地率达32.2%,绿化覆盖率达35.5%,成为衡阳市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按照功能定位和产业特色,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2020年,三塘镇获评全省美丽乡镇、宝盖镇获评全省特色旅游小镇、泉湖镇获评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全县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标经济高质量发展,压力依然存在。
(一)经济发展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三次产业结构虽有所优化,但较全市和全省仍有差距。2020年我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9.9:34.5:45.6,第一产业比重偏高,高于全市7.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9.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低于全市8.8个百分点,低于全省6.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优,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二)城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9年,我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1.5%,与全省、全市差距较大,分别低全省、全市15.72和13.43个百分点,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值差18.5个百分点。
三、建议
(一)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对表"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调结构转型,促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结构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第二产业通过内部结构优化,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第三产业通过层次提升,拓宽空间,增大容置。逐步主导产业结构演变方向,使经济保持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二)着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要继续根据主导产业、功能区域特点等对全县23个乡镇(街道)进行分类编制,推进特色小城镇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我县环绕衡阳市市区的区位优势,依托全市产业布局,积极承接其产业转移,实现城镇带动小城镇发展,小城镇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