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岐山镇 > 规划总结

岐山镇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精神,坚持三个"有利于"工作原则,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统筹推进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全力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发展提质增效。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政治引领,突出"稳"字统筹全局

紧紧围绕"稳"字,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的领导地位稳固、党的组织体系健全、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一是深化党的理论武装。坚持以上率下、以点带面,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年举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第一议题"集中学习12次。以党纪学习教育为依托,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确保思想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二是夯实基层党建基础。以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为契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确保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提升干部队伍整体效能。镇党委书记认真履行抓党建管党建职责,班子成员带头履行党建责任制"一岗双责",以身作则把抓党建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扎实推动党员联系群众"五个到户"、片组邻"三长制"、破解乡村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等重点工作。持续推行"屋场恳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确保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全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7名,接收11名发展对象为预备党员,15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全镇现有党员1274人。三是强化执纪问责。紧盯乡村振兴、惠农补贴、农村集体"三资"等关乎民生的重点领域,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做到排查到位、公开到位、执行到位,切实维护好队伍纯洁性。稳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开展廉政谈话20余人次,最大程度发挥党内谈话的积极监督作用。本年度在群腐专项整治工作中,共处置问题线索22件,办结22件,完成率100%,位居全县前列。其中,立案2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人,组织处理4人。

(二)聚焦粮食安全,突出"扩"字多种优种

粮食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将粮食安全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全年完成早稻面积2014.92亩,中稻种植面积14258.24亩,晚稻面积1117.03亩,旱粮面积6916.93亩。目前全镇共有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大户种粮主体共计28户,集中育秧达2128亩。落实棉花种植面积2323.62亩,充分利用冬季土地、温光资料发展冬种油菜,油菜种植面积稳居全县前列。二是持续推广农业技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就推广良种、集中育秧、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分4期开展培训活动,参与人数达600余人次,发放技术及病虫防治资料1.2万余份,田间指导解决技术难题100余次,种粮农民收益比上年提高4%左右。三是大力宣传农机生产知识。全年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培训5次,农业机械报废更新10台,确保农业生产安全、高效、高质,一年来,全镇没有发生一例农机安全事故。四是牢牢守住基本耕地政策红线。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筑牢粮食安全屏障,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监管,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坚持预防为主,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真正做到动土必问、动土必核、违法必报。

(三)狠抓强农富农,突出"干"字乡村振兴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防返贫动态监测不放松。全年小额信贷327万;乡村振兴项目库入库项目120个;春季雨露计划80人;秋季雨露计划69人;脱贫劳动力安排公益性岗位52人;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发放一次性交通补助860人;全年"311"服务的人员232人,推荐岗位次数1318次;开展"春分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系列招聘活动,现场招聘实现就业77人。二是发展特色产业不动摇。因势利导,把发展花椒特色产业作为全镇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振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打造日光村、鸡笼村、中山村、石堰村4个花椒基地,坚持以村为主体,按"村经济合作组织+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花椒种植,村经济合作组织与公司形成股份合作,结成利益联结机制,共同发展花椒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三是优化营商环境不停歇。高效有序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各项工作。出动普查人员25名,对辖区内18个普查区域展开全面清查登记。共登记法人单位294家,产业活动单位102家,个体工商户8户。数据审核通过率达到96%以上,为全面掌握镇经济结构与发展态势奠定坚实基础。四是推进乡村旅游不止步。以湖南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在衡阳举办为契机,积极推进岐山旅游景区品质提升工程,对景区道路、景观设施、市政工程、商铺标准化等基础设施进行资金追加和升级改造,景区品质和服务大幅度提高,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是坚持绿色发展不偏移。强化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工作,认真执行林木采伐凭证制度,规范林木采伐审批手续,为禁伐减伐工作开好新局。加强秸秆露天禁烧的宣传教育,普及秸秆综合利用知识,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组织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字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全镇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一是民生保障有落实。全年低保救助对象569户1098人,动态新增33户67人;特困供养283人,全年累计新增21人;镇本级临时救助119户,县级临时救助149户;前三季度享受90岁以上高龄补贴共计154人,年检126人,退出28人,1人享受百岁以上高龄补贴。一、二级重度残疾630人。残疾人生活补贴335人次,残疾人护理补贴566人次,享受残疾两项补贴共474人。全年完成残疾人无障碍改造5户,完成残疾人1079人基本信息动态更新。完成危房改造7户。完成镇涉脱贫户住房"回头看"868户和动态监测128户的房屋安全鉴定、录入系统。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核定198人,补缴、断档申报109人,养老保险已领取待遇人员死亡终止205人。享受"两癌"免费筛查服务532人。完成退役军人建档立卡20份,发放优待证213张,办证率达88%。二是医疗卫生不缺位。增加医疗器械和装备的投入,镇中心卫生院新建中医疼痛理疗特色科室旨在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为依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全年农村居民规范化建档30033人;免费体检3254人;截至本年度11月,城乡居民医保医疗合计补偿36555人次,补偿资金为502.18万元;乡村医生门诊报销9779人次基金支出33.19

(五)促进平安建设,突出"实"字守好底线

筑牢风险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保持应急状态,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抓好相关工作,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一是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组织多部门联合开展"戴帽拆伞"、"打非治违"等专项执法行动,全力保障广大群众交通出行安全。全年发放交通安全倡议书1000余份、开展交通文明劝导600余次、开展专题屋场恳谈会5次、多次开展"四进"宣传活动,扩大了交通安全知识覆盖面。逐步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日光村、团集村、泉口村、赐山村等4个村"十四五"规划农村公路新村与撤并村便捷连通路及产业路建设。二是安全生产方面。紧盯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燃气安全、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的安全防范工作,督促相关单位责任主体落实项安全制度从源头上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全年合计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10余次联合执法检查10余次、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巡查30余次。多次开展消防应急救援演练,有效提升应急队伍业务素质,充实应急物资。三是平安法治建设方面。以全面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加强重点人群管控、深入打击毒品违法犯罪为核心,逐步推动禁毒工作向纵深发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功摘帽市禁毒重点关注地区。持续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确保信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全年无国家局信访件。积极推进"利剑护蕾·雷霆行动"、"五大行动"等工作,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知识,加强对公共安全风险、重点人群等方面的管理,全镇社会治理和社会治安取得显著进步,综治民调成绩从2023年的全市垫底跃升至全市第12名。四是森林防火方面。坚持念好"防、守、巡、宣、督"五字决,切实保障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年共出动森林防火宣传车2700多台次,张贴宣传标语9千多条,发放宣传资料1.8万余份,监管特殊人群183人,排查整改森林防火隐患34个,制止违规野外用火行为185起,坚决筑牢森林防火墙。五是防汛抢险方面。完善镇级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度汛预案、五座小二型水库预案及调度规程、五个山洪灾害危险区预案及调度规程加强对镇内五座水库库容情况及河流排水情况的巡查力度,汛期做好全天值班值守,全年有效应对多次洪涝灾害,最大程度降低了洪涝灾害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党的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确保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使党的理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强化党的组织建设严格遵循党的组织原则,选人用人导向,提高党的战斗力,确保党的各级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聚焦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实力。立足本镇资源优势,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探索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整合各项财政资金,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注重人才培养,争取吸引一批、培育一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聚焦民生服务,增进人民福祉。坚决落实各项民生保障,重点关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督促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同时注重提升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确保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民众的精神世界同样能够获得丰富与满足。

(四)聚焦社会治理,促进安定团结。优化法治建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细化安全措施,深化平安细胞工程,提升公共安全水平,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激发社会活力,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协同共治的良好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