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栗江镇 > 重大民生信息

栗江镇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生产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市发展粮食生产的部署要求,坚决扛牢粮食生产大政治责任,结合我镇情况,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创新思维,坚持党政同责,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全员动员、全民参与、全域推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促进我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任务

面积目标:落实粮食播种面积7.6717万亩,其中早稻2.4798万亩、晚稻2.7553万亩、一季稻(中稻+绿色再生稻)1.4327万亩、旱粮1.0039万亩(其中大豆1.772万亩);落实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面积300亩。

产量目标: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4166万吨以上。

早稻集中育秧:早稻集中育秧面积1.8482万亩(可插大田面积)。

二、工作重点

(一)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一是抓实育秧关键。把早稻集中育秧作为粮食生产的关键点,育秧面积落实到村到主体,全每个村集中育秧主体至少保障1个以上。集中育秧实行“一点三人”责任制,即每个育秧点安排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生产责任人各一人,对标对表,压实责任,不折不扣完成目标任务。二是抓足播种面积。针对双季稻区,全面抢播“两种两收”双季稻;针对受水源等客观条件限制不适宜发展双季稻的地方抢播“一种两收”的再生稻;针对严格管控区及干旱死角区抢播旱杂粮,着力抢抓季节和进度,并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动大豆玉米兼容发展。三是抓强种粮积极性。广泛开展粮食生产宣传引导,帮助农民群众树立“抓实粮食生产稳产,就是为祖国站好一班岗”、“种好责任田,为国做贡献”的思想理念和爱国情怀;制定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规模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

(二)推广应用良种良法。一是推广良种。推广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宜机械化作业、综合性状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双季稻合理搭配早、晚稻品种,适期播种,确保安全齐穗;在稳定大豆、玉米、红薯等旱粮作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甜玉米、糯高粱、蚕豌豆等优质特色旱粮杂粮,促进多元化粮食生产。二是应用良法。集成应用水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安全齐穗”等关键增产技术,确保粮食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深入推广配方施肥、绿色防控、防灾减灾、化肥农药减量等实用技术,实现节本增效,提升粮食产量;直播早稻易遭遇“倒春寒”烂种烂秧、晚稻易遭遇“寒露风”减产严重,要控制水稻直播。三是建设良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建设重点向粮食作物主产区倾斜,切实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产能。四是塑造良态。加快推进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大力推广六改农艺措施(即改良酸性土壤、改革施肥技术、改善灌溉方式、改进耕种措施、改变越冬状况、选用低镉积累品种)全面落实重度污染耕地严格管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改种对目标污染物(如镉、汞、砷、铅、铬等)不敏感的作物。

(三)创建“一乡四片”千亩示范片。创建4个千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由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政协负责人分别负责一个千亩示范片一是檀市、接龙、东方红片由党委书记倪太平负责;二是界牌、六合片由镇长邓爱国负责;三是里鱼、西山片由人大主席贺文艺负责;四是青峰、长坪片由政协负责人夏文负责;村(社区)百亩示范片。每个村要创建1个百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联村(社区)镇干部和村支书负责,共计创建22。通过双季稻生产梯级示范创建,辐射带动全粮食生产高质高效发展。

(四)提升粮食产业效益。一是做优生产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以稻米加工企业为依托,积极创建“订单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及“早专晚优”、“稻油双优”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模式,建立“品种高档化、种植区域化、环境优良化、栽培绿色化、产销订单化”标准化生产基地,稳步开展“一村一品”六统一行动(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种植时间、统一种植标准、统一绿色防治、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订单收购)。是做强加工产业。加快发展优质粮食产销联盟,支持互联网企业开发粮食加工企业和生产主体有效对接的大数据平台,实现粮食产业链条上下游有效衔接;引导规模型粮食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精细化加工,实现端牢中国粮,做优栗江米”。是做响粮食品牌。加大对粮食公用品牌扶持力度打造“清泉农夫”区域公用品牌,支持涉粮企业开展“二品一标”认证,创建稻米产品高端品牌、知名企业品牌。

(五)严格耕地保护管控。一是严守耕地红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实行部门联合开展补充耕地验收评定和“市县审核、省级复核、社会监督”机制,确保补充的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产能不降。二是遏制耕地抛荒。坚持耕地抛荒零容忍,严格执行《衡南县耕地抛荒责任追究办法》文件要求,采取硬措施和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坚决遏制耕地抛荒;对责任田常年抛荒的农户取消各项种粮补贴;对辖区内出现连片耕地抛荒5亩以上(含5亩)的在全进行通报,约谈村主要负责人,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土地,由村、组负责收回流转经营权,不支持流转金。三是严格耕地保护。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挖鱼塘、种草皮、养青蛙等“非农化”、“非粮化”行为,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加强耕地与农产品质量协同监测,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严格管控区严禁种植水稻,引导种植非口粮农作物。

三、保障措施

(六)高位推动,压实政治责任。一是成立粮食生产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倪太平任组长;镇长邓爱国任第一副组长;人大主席贺文艺任副组长;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粮食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杰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项日常工作。建立粮食生产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会商。二是成立粮食生产领导专班。提高站位,统一思想,把抓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建立健全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三是实行粮食生产“四包”责任制。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党员包户,全面推行“定任务、定内容、定目标”的管理办法,加强工作调度,及时解决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落实中的具体问题,深化措施落实。

(七)高倍聚力,加强种粮保障。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用足用活国省市县有关发展粮食生产政策,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中央财政对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足额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加大对粮食生产财政投入,发展粮食生产资金纳入县级财政年度预算,主要用于支持以下五个方面:重点支持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的双季稻、“一种双收”再生稻和大豆、油菜生产等所需的粮油优良品种;重点支持早稻集中育秧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推广应用;重点支持水稻高产示范片建设;重点支持农业机械购机累加补贴;重点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粮食生产。坚持“项目跟着产业走、设施围绕产业建、服务瞄准产业需”的理念,改造完善粮食生产功能区基础设施,大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精准落实种粮补贴。深入开展惠农补贴督查监管及“三湘护农”专项行动,精准落实种粮惠农补贴,坚决杜绝“一边拿补贴、一边荒地”现象。种粮补贴资金发放要做到“四到户、四不准”,即政策宣传到户、底册编制到户、张榜公示到户、资金发放到户;不准虚报冒领,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不准违规发放、不准拖延发放时间。三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农资经营许可,实行农资质量全过程监管;深入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督查行动,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和坑农违法行为,确保农户用上放心农资是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促进粮食生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中的作用,稳步提高农业保险产业链抵御风险能力,为农业增收提供更大保障;支持种粮农民和种粮新型经营主体购买农业保险,完善农业保险的灾情核查、评估及理赔程序,让政策性农业保险成为种粮农民的保护伞,维护粮食生产安全。

(八)高质服务,优化指导服务一是部门联动服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政农村经济发展办等部门要增加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建立有效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协作服务粮食生产。二是农业科技服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成立粮食生产技术指导组,抽调相关部门技术骨干,开展技术培训;组织开展驻点“一对一”“面对面”实地指导服务,推动政策落实、面积落实、技术落实,解决生产疑难问题。三是专业社会化服务。大力推行农机农技专业化服务,鼓励农业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育、代插、代管、代防、代收、代销和统测统配统施等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切实保障粮食生产。

(九)高考核,严格督查督办。一是强化日常调度。瞄准春耕备耕、集中育秧、大田移栽等关键环节,实行“一天一上报,两天一通报”,准确、真实掌握各村组粮食生产进度,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农事。二是强化督查考核。组建常态化督查组,由级领导带队,组织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政所等单位,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各村组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督办、问责问效、技术指导;组建面积核查组,采取精准核查方式,对村组粮食生产面积(早稻、中稻、晚稻、旱粮)、集中育秧面积进行实地核查,准确、真实掌握村组粮食面积任务完成情况;督查考核结果及时上报政府主要领导。三是强化追责问责。针对上级督查和本级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督办函,对存在问题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联点级领导送问题整改提示函,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到位;对存在问题较大、整改不力、弄虚作假的单位及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

(十)高调奖励,激励内在潜力对于粮食生产综合考核排名前的村,遏制耕地抛荒成效显著的村组,种粮面积(综合双季稻面积、粮食生产总面积及集中育秧面积)考核优秀的种粮主体、后盾单位、责任部门、样板示范基地,给予奖励,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