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硫市镇 > 规划总结

硫市镇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硫市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明确“融入衡云经济圈、打造双城后花园”为发展目标,紧扣发展与民生两个主题,秉持“有利于衡南人民福祉、有利于衡南经济发展、有利于衡南安定团结”的工作原则,聚焦重点领域,突出关键环节,奋力谱写新时代硫市工作新篇章。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提升干部履职尽责能力。一是抓实理论学习。全面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集中学习,建立“三学”机制(上门送学、网络助学、结对帮学),提升全镇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搭建“成长学校”平台,每周一活动,每月一座谈,聚焦青年干部成长成才全周期、全流程。二是夯实工作成效。实行“月督察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和“一单四制”(问题清单,台账制、交办制、通报制、销号制)工作制度,推行“小黑板”工作制,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三是落实基层减负。以联点干部下沉基层为契机,全覆盖指导22个村(社区)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让基层干部看到57项“应减之负”、感受18项“应赋之能”,提振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精神,真正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民实干上。

(二)以产业发展为依托,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一是扛牢粮食安全之责。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出台田长制巡查、督查、考核制度及违法用地举报奖励办法等,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行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二是打造特色产业基地。聚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一村一品”,不断探索村集体经济壮大方式,天胜村楠竹、野栗、硫市村羊肚菌、万龙村湘莲等产业已具备相当规模。三是持续推进品牌建设。硫市镇现已注册“硫市优品”“硫市康”品牌,将各村合作社纳入品牌管理,对农副产品进行统一包装销售。拓宽特色农产品宣传渠道,持续提升我镇农产品市场辨识率和竞争力。

(三)以改善民生为导向,推动人民福祉持续增进。一是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持续用好屋场恳谈会制度这把“金钥匙”,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实施集中供水扩建,网络线缆整治、交通公共设施改造、雨水管网提质改造等项目,民生痛点充分缓解。二是兜底保障困难群众。深入开展困难群众摸底排查,扎实做好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刚性支出困难人口的救助工作,落实各项保障政策。三是温情守护“一老一小”。通过产业消化、帮扶车间、公益岗位,带动农户“家门口”务工,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我镇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通过政府主导、集体投入、社会捐助”机制,文昌社区雁来归养老服务中心占地面积近500平,配建长者食堂、老年娱乐室、医疗室等,日平均用餐人数达上百余人。全镇形成以雁来归为点,以点带面带动万龙、排楼、乐玉、集福等村形成全镇范围内的智慧养老新模式,获得了省市县各级的高度认可。特别是省人大对我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给予了高度评价。

底线思维为准绳,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是绷紧安全生产之弦。坚决落实市委“五全一常态”机制和县委“三个决不”工作要求,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及时消除一批安全隐患,古山村、新桥村2处地质灾害点已完成工程治理,龙门坎水库改造、敬老院消防设施改造顺利完工。二是筑牢信访维稳之基。严格落实党政干部轮流接访制度,开展“家访式”下访、“恳谈式”约访、“点穴式”巡访,对复杂信访问题实行“四个一”(一案一策一档一专班)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利剑护蕾·雷霆行动”,全力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三是落实生态环保之责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大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和禁烧宣传力度。落实镇村河长责任,投资20余万元对小一型、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对28口山塘清淤硬化、完善水渠建设,改善河道行洪及灌溉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基础依然薄弱,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不足。二是项目支撑带动作用不强,高质量产业项目储备较少。三是公共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期盼还有不小差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