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向阳桥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市委“三高四新”战略、县委“有利于衡南人民福祉、有利于衡南经济发展、有利于衡南安定团结”为工作出发点,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始终凝心聚力、狠抓落实。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4年度工作总结
(一)抓好顶层设计,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强化
一是聚焦思想政治建设。今年开展“第一议题”学习共14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并组织支部书记、联点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上党课140余次;在各级媒体投稿累计达50篇,其中市级媒体发布稿件14篇。二是全面落实基层减负。深入贯彻中央基层减负及省、市、县破解乡村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具体举措,对挂牌清理工作再次“回头看”,本年度各类会议次数比去年减少40%,发文数量减少30件。三是加强基层队伍建设。进一步储备后备力量,截至目前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46名、新发展党员21名,考核招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街道事业编制人员1人,清理退回借调人员4人。四是严抓党纪作风建设。全年共召开12次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纪工委受理问题线索41件,办结2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1人。
(二)聚焦乡村振兴,三农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街道建档立卡脱贫户和监测户共1173户3359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413元,比上年增长7.3%;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线上大排查18582户、新增纳入监测户4户20人。二是全面统筹粮食生产。今年粮食播面稳定在98476亩,粮食总产量4.43万吨;油菜4.4万亩,稳产0.66万吨;棉花2824亩,稳产0.122万吨。三是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截至目前街道拥有规模经营主体达450余家,其中农作物种植合作社65个,家庭农场40个,种粮大户190户。
(三)多元发展产业,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街道现有郭市薯粉、曙光草莓、桐梓山玉竹等村集体产业蓬勃发展。依托“互联网+”,推进“电商进村、农产品进城”,以郭市村红薯粉抖音带货为例,鼓励各村、社区用线上直播等方式带动农业发展。二是盘活用活集体经济。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分红产业17个,曙光草莓产业评为省级壮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三是产业升级提质增效。加宽黑化桐梓山革命根据地旧址景区公路道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借助衡阳“旅发大会”的东风,宣扬红色名片,带动街道文旅产业发展。油茶产业蓬勃发展,成片油茶基地达2万余亩,朝阳村日灿公司荣获省级林业龙头企业。
(四)严守耕地红线,粮食安全持续稳步提升
一是严格管控建设用地。坚持“动土必报、批后再建”的原则,开展常态化巡查,建立责任台账和巡查日志,截至目前开展建设用地巡查110余次、联合巡查26次、机动巡查90余次、村级巡查1600余次。二是全面加强两非整改。紧盯时间节点,压实工作责任,确保高质量完成图斑整改、复耕复种任务。截至目前核查图斑198处,完成上级整改图斑销号共36处。
(五)聚焦民生服务,推动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一是创新高效服务方式。开展“四免”服务,为特殊群体提供送服务上门40人次;开展试行“大综办”窗口,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集成服务模式;优化农村宅基地审批流程,办理农村宅基地审批143户、农用设施用地8户、不动产证1000多本。二是是持续完善民生保障。认真贯彻“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截至目前,已为居民提供养老认证服务12000人次、丧葬费申请办理280人次;举办了三场招聘会,新增就业岗位126个;开展健康宣传活动三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4000份;发放教育补助,开展春、秋“雨露计划”208人,32.7万元。
(六)强化安全监管,构建安全防护坚实防线
一是严把安全生产责任关。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辖区内各加油站、烟花爆竹店、液化气站进行检查56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6处;开展敲门行动、屋场恳谈会等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20000余张,悬挂横幅标语200余条,张贴海报1000余张。加强防灭火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实现了全街道30个村(社区)协管员、信息员覆盖率达100%。三是强力推进禁毒整治工作。我街道现共有在册吸毒人员422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23人,压实工作责任,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严格落实涉毒人员“五包一”责任措施,全面摸排各村(社区)涉毒人员情况,100%排查清理到位,不留盲区。开展60余场以禁毒为主题的屋场恳谈会,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四是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全面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统筹各方资源,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建立信访工作长效运行机制。截至目前,街道召开信访联席会议12次、信访工作研讨调度会30场、化解信访事项60余件,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300余件,办结率达100%。
一是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实行分级负责,构建从上到下层层抓党建的新局面。深入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二是坚持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村务、党务公开制度,继续落实“三会一课”和党员活动日等各项制度,加强流动党员管理,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三是强化巩固党纪学习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筑牢拒腐防变堤坝。持续推进“清廉村居”“清廉屋场”建设,巩固“清”易通、“码”上办治理效能。
一是下大力气稳定经济增长速度,突出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对企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坚持“项目为王”狠抓招商引资,联系对接乡贤能人,精心组织实施“三请三回”活动。二是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动“一村一品”现代化特色农业,积极探索培养本地农业经营主体,坚持抓大控小,努力挖掘增收潜力,极力打造省生猪养殖特色乡镇和粮食生产标兵乡镇。
一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聚焦安全生产、消防、燃气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管理,推进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做到重大隐患不过夜,一般隐患立即整改。二是加强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建设,对民意速办、群众诉求、日常摸排、上级下发等来源信息,及时梳理风险等级,纳入预警排查件管理。三是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工作。统筹做好民族、宗教、审计、残联、档案、保密、气象、水文、史志等各项工作。
附件下载: